4/17/2005

河源打破“有龍無蛋、有蛋無龍”常規

有專家稱,"黃氏河源龍"其實演化成了飛鳥

深圳特區報 編輯:魏曉航
在人類迄今所發現的恐龍化石大家族中,有一類恐龍名叫“黃氏河源龍”。在今天的河源恐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在詳細探討了這種恐龍的特徵及地理分佈後,有關專家提出,河源恐龍可能並未滅絕,而是演化成了飛鳥。

提出這一觀點的是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博士後呂君昌。據了解,目前在河源發現的8具恐龍骨骼化石中有7具已確證是小型肉食獸腳類恐龍(竊蛋龍),大部分蛋及足跡化石也都出自這一類恐龍。

這種龍在蒙古國、北美地區和我國的內蒙古也曾零星發
現過,但化石資料如此完整且成體系的只有河源。故此,2002年,呂君昌在美國雜誌發表論文時稱此類龍為“黃氏河源龍”(發現此類恐龍的河源市博物館館長
叫黃東,由此得名)。目前,“黃氏河源龍”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根據骨骼結構作出的模擬圖顯示,“黃氏河源龍”像鴕鳥,體長約2至3米,上下頜均無牙齒,具有鳥類的生活習性。

呂君昌認為,當大批恐龍相繼滅絕時,“黃氏河源龍”
卻試圖離開陸地向空中發展,演化成飛鳥。與會很多中外專家都支持這一觀點。1996年發現的遼西中華龍鳥則為此提供了物證。中華龍鳥既保留了“黃氏河源
龍”的一些特徵,又具有鳥類的基本特徵,堪稱為恐龍研究最理想的化石資料。

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趙資奎、董枝明,分別是當前國際恐龍蛋及骨骼研究方面的泰斗。他們稱,河源的恐龍化石資源非常完整,且都是恐龍滅絕時期的化石,這為研究恐龍的生存、演化和滅絕提供了很好的物質基礎。

來自美國的專家路易斯·傑克布斯還認為,河源的地形地貌,與其他各大洲恐龍化石出土的地方不一樣,對研究亞洲的恐龍之謎意義非比尋常。


河源打破“有龍無蛋、有蛋無龍”常規

陳海峰 葉振廷
鄧道宇

據專家分析,恐龍習性好遷移,產卵和葬身之地往往不在一處,如四川自貢市發
現許多恐龍骨骼化石卻不見恐龍蛋,河南西峽出土大量的恐龍蛋化石,卻未見恐龍骨骼化石。而河源不但同時發現了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足跡化石,恐
龍、恐龍蛋同居一窩的奇觀更是世界首次發現,打破了“有龍無蛋、有蛋無龍”的常規。

經過幾千萬年的演變,一般恐龍腳印化石的發現,都是經過分化作用後自然裸露出來的,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破損,細微處的棱角都不太清楚,但在河源石峽發現的腳印化石卻保存得相當完整清晰,實屬罕見。

從地理位置看,河源位於亞熱帶季風區,在中生代白堊紀,河源可能是一個盆地,這裡雨量充沛,四處是沼澤,草木茂盛,氣候暖和,非常適合恐龍生存。

竊蛋龍(“黃氏河源龍”)主要分佈於蒙古和我國的內
蒙古及北美等地。近年,在蒙古發現幾具完整的骨骼,而在北美等其他地區的竊蛋龍的化石保存均較破碎。在內蒙古發現的一條竊蛋龍,其大部分骨骼已經缺失,但
河源發現的竊蛋龍化石骨骼完整,是我國目前發現最多竊蛋龍化石的地方,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世界竊蛋龍化石的分佈地點,而且對竊蛋龍的演化、古地理環境的研究
提供了重要的資訊。

河源出土的恐龍化石資源的產生年代都是白堊紀晚期,也就是恐龍滅絕的時期,這對國內外專家希望能找到恐龍滅絕的原因提供了寶貴的依據。


國內外專家欲解河源恐龍之謎

潘小平

4月10日下午,廣東河源市被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授予“中華恐龍之鄉”牌匾。與此同時,吸引全球目光的國際恐龍學術研討會在這裡隆重舉行。來自美國、法國、韓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比利時和我國的40名古生物專家欲解恐龍萬古之謎。

專家冒雨踏訪“地球霸主”遺址

4
月9日上午9時,記者隨幾十名中外專家冒著毛毛細雨踏訪6500萬年前恐龍的遺址———河源市區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被稱為國際恐龍蛋化石研究泰斗的中
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趙資奎告訴記者,中國的恐龍蛋化石發掘量約佔全世界的1?3,河源的恐龍蛋化石保存得好,資料相當完整。

4
月9日至10日上午,專家們翻山越嶺,仔細考察了擬建的河源恐龍遺址公園、“黃氏河源龍”化石點、出土恐龍蛋化石現場和河源市博物館館藏恐龍蛋、骨骼化
石。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路易斯·杰克布斯(louis jacobs)考察后分析,河源的地形地貌與其他各大洲恐龍化石出土地不一樣,對
研究亞洲的恐龍之謎意義非比尋常。

小孩“發現”改寫歷史

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近1.1萬枚,館藏量已獲吉尼斯世界紀錄,尤其是河源同時發現和挖掘出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引起國內外地質和自然考古專家的密切關注,而“發現”者竟是4位小孩。

1995
年12月16日,小學生吳賢科、吳劍科、鄒陽、鄒亮到市區城南南湖山庄工地玩耍,一不小心,吳賢科被絆倒,一屁股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他扭身一看,發現所坐
的那塊石頭表面有許多圓球。“這不是《恐龍戰士》那本書裡所說的恐龍蛋嗎?”吳賢科天真地聯想起來,隨即叫3個小朋友拿起石頭把小圓球砸開,看看“蛋”裡
面到底有什麼。鄒陽兄弟的爸爸、源城區嘯仙中學老師鄒火榮發現孩子們砸的小圓球與周圍的鵝卵石不同,便找來塑料袋,將被砸爛的石頭表面沖洗干淨裝起來。隨
后,鄒火榮又拿來相機拍照,把一枚脫落下來的“蛋”和一枚被孩子們敲打下來的“蛋”帶回家,將另幾枚鑲在石頭裡的“蛋”則又重新掩蓋好。后來,鄒火榮把發
現寫成文字,連照片一起寄給當地一家報社,但因為沒有權威專家的鑒定,一直沒見報。直至1996年3月3日,經廣東省文物考古所兩名專家現場斷定,這是一
窩恐龍蛋化石。說起當年那段往事,如今已24歲的吳賢科依然興奮不已。

“黃氏河源龍”揭開鳥由恐龍演變

在人類迄今所發現
的恐龍化石大家族中,河源出土的恐龍足跡化石是一個小型肉食獸腳類恐龍的新品種,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博士呂君昌在美國雜志《脊椎動物古生物
學》(2002年第四期)發表的《記中國南方晚白堊紀一新的竊蛋龍》一文中,將之稱為“黃氏河源龍”,以“彰顯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為此所作的重大貢
獻”。

雖經過幾千萬年的演變,在河源石峽發現的腳印化石卻保存得相當完整清晰,實屬罕見。專家稱,“河源黃氏龍”全世界目前發現隻分布於
內外蒙古以及河源3個地方,資料收集保存最多的是河源市博物館———這裡發掘的8具恐龍骨骼化石中有7具是“黃氏河源龍”。另外恐龍足跡化石中也大部分屬
“河源黃氏龍”,從而構成了完整的“河源黃氏龍”體系。目前,“黃氏河源龍”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根據骨骼結構作出的模擬圖顯示,“黃
氏河源龍”像駝鳥,名為竊蛋龍,體長約2至3米,善於捕獵蜥蜴、小型哺乳動物,上下頜均無牙齒,具有鳥類的生活習性。呂君昌博士認為,這種竊蛋龍后來演變
成了鳥。當大批恐龍在中生代晚期相繼滅絕時,其間有一支或幾支,正試圖離開陸地向空中發展。目前中外相當部分專家支持這一觀點。支持這一觀點的物証還有,
1996年8月發現的遼西中華龍鳥,它既保留了小型獸腳類恐龍的一些特征,又具有鳥類的一些基本特征,成為恐龍向鳥類演化的中間生物。而“黃氏河源龍”的
骨骼特征與中華龍鳥相似。

擬投資10億為恐龍建安樂窩

在歷經6500多萬年的風雨后,恐龍如今在河源受到了呵護和禮遇。
自1996年開始大量發現恐龍蛋化石以來,當地政府就下文並教導全市民眾保護恐龍化石。去年,河源市政府將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及周邊2.26平方公裡區
域劃出,其中1平方公裡為核心保護區,其余土地作為圍繞“恐龍文化”主題的配套設施用地,籌建恐龍遺址公園。

在去年舉行的第三屆“山洽
會”上,河源恐龍遺址公園終於被國有資產運營企業———廣東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相中,該公司擬在5年內投資10億元建設世界一流的集旅游休閑、科普教
育、文物保護於一體的“河源恐龍遺址公園”。初步評估,“河源恐龍遺址公園”全部建成營業后,每年接待游客可達20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將達2億元以上。


河北發現世界上最原始鳥類化石

文匯專訊
中國地質科學院昨天宣佈,該院季強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小組在河北豐寧晚中生代地層中,首次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原始的鳥類化石。

 據中新網報道,季強等人將這一種鳥正式命名為華美金鳳鳥。華美
金鳳鳥的化石標本保存十分完整,頭尾長度約54.8厘米,全身被覆著清晰的羽毛印痕。它保存了12節頸椎、11節背椎和23節尾椎,尾巴長度約為身體總長
度的一半。上下顎各發育18顆光滑無飾的牙齒。體腔內還有11顆褐黃色、長徑小於1厘米的卵圓形蛋。

 「19世紀60年代初始祖鳥在德國的發現,曾被認為是當時最
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季強說,由於始祖鳥既顯示出明顯的爬行動物特徵又保存了精美的羽毛,140多年來一直被當作爬行動物與鳥類之間的「中間環節」,大
多數人更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類。但因為始祖鳥總共才發現了8枚化石標本,地理分佈十分局限,國際上圍繞鳥類起源問題長期以來展開了激烈爭論,提出了
各種各樣的假說。

 1996年之後,季強、徐星等人在中國遼西地區發現了大量長羽毛的恐龍和原始鳥類化石,推動了國際鳥類起源研究工作,有力地支持了鳥類起源於小型獸腳類恐龍的學術觀點。

 隨著研究的深入,從恐龍到鳥類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然而季強
等人始終未能在國內發現與德國始祖鳥處於類似進化水平的原始鳥類化石,「天下第一鳥」的稱號仍然為德國始祖鳥所保持。從2000年起,季強領導的科研小組
開始著手探討「鳥類定義」和「鳥類飛行起源」等問題。2004年7月,他們終於在河北豐寧發現了比始祖鳥更原始的鳥類化石———華美金鳳鳥。

 他們根據205個特徵對華美金鳳鳥進行了支序分析,證明它處於鳥類譜系樹的基部,比始祖鳥略微原始,這是從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位置。季強認為,從眼下的研究情況看,「天下第一鳥」應該是華美金鳳鳥,而不是德國始祖鳥。

資料 :鳥類起源之爭

 自發現始祖鳥之後,人們基本上認可鳥類是從爬行動物演化而來
的,但一般認為,鳥類源於槽齒類或鱷類等較原始的爬行動物。1870年,達爾文進化論支持者赫胥黎提出大膽假說,認為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從上世紀90
年代開始,我國科學家相繼在遼西地區發現了多種長有羽毛甚至翅膀的恐龍,為鳥類的恐龍起源說提供證據。

 然而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並未結束。目前,關於從恐龍到鳥的進
化存在兩種假說:一是「樹棲說」,即認為恐龍是在樹棲生活中向下跳躍滑翔,逐漸具備了飛行能力演變為鳥類。一是「陸生說」,認為恐龍是在快速奔跑中為保持
平衡而逐漸長出了羽毛。激烈的爭論共同推進了鳥類起源研究的發展。


科學家發現霸王龍化石中有軟組織

科學家從一塊吸食過恐龍血液的史前蚊子琥珀中提取出了恐龍的DNA,並成功克隆出侏羅紀時代的恐龍———這是著
名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故事情節。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在25日出版的新一期《科學》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成功地從霸王龍的化石中提取了軟
組織,其中可能包括血管和血細胞。

透過進一步研究還發現,這些血管及內容物和鴕鳥骨骼中的血管在各方面都很相像,這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恐龍與現代鳥類親緣關係最近的理論。科學界認為,這一成就既挑戰了傳統理論,也給恐龍等古生物研究帶來了新懸念。

近日,美國科學家宣佈一項重大發現,他們已從一具約6700萬年前的霸王龍大腿骨
化石中萃取出有彈性的軟組織,內有血管以及可能是血管內皮細胞的東西。該發現除改寫當前的化石理論之外,如果接下來還能發現恐龍的DNA(脫氧核醣核
酸),使用複製技術的話,或許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情景將轉化為現實。生物化石的形成需要十分複雜的條件,恐龍雖然曾在地球上興盛一時,但其留下的化石非
常稀少。

化石是過去地質年代中遺留下來,保存在沉積岩內的動植物遺體或遺跡。地球上,
大多數的生物死後,都毫不遺留痕跡而消失,因為個體在死後即腐化而後被分解,同時其活的痕跡也被完全破壞無疑。但是偶爾它的死屍或足痕、巢穴會被保存在地
球上,此中遺留物後來就會蛻變成化石;化石幾乎都是生物的遺體或者生活痕跡,長期埋藏在地層中逐漸變成石質的。自古生代以來,科學家估計約有十億種以上的
生物出現過,但是成為化石被人類發現而記錄下來的約有13萬種之多,機率約0.013%.

No comments: